
野狼與羊群。
性格鮮明,以至於常常認識狼多過羊群。
即使,身在這樣本數眾多的群體之中。
必定能有人能了解,我們的無害。
野狼必定會動作,因為我們的默許。
羊群們經年驚惶失措,極度缺乏安全感
卻也大徹大悟,接受產出剝削的生活模式,然後我們趨同。
我們不一定遠離誠實的人,但我們只想要接近快樂的人類。
唾棄你那先知的姿態;害怕你身上那種災難的氣息。
瘋狂但卻無聲的質疑在迅速繁殖
心虛是繁衍的培養皿
相信看不見就是消失的魔術
還是只是沒有直視的勇氣
是一群沒有心的物種,就算有也會是長方形的族群。
背光螢幕是他們的盾牌
鍵盤是此時的戰鼓與刀光劍影
在飽足之後嘆息生命的空乏
我們總是不斷再找合適的時機點做Reset
學期開始
段考後
期末考後
假期開始
每個新年
每個農曆新年
世紀末
世界末日
一棟充滿窗戶,卻沒有任何一扇可以通往外界
一片透明,卻始終只有視線可以自由
是必須吧?
是害怕吧?
是必須這麼做才能避免害怕吧。
依然改變不了身為佃農的身分。
在被分配到這不到一平方公尺的土地上
儘管我們盡力的擺上風格的塑膠玩具、量產的個人電子產品、家庭照片與忘了澆水的盆栽
依然改變不了身為佃農的身分。
兩個人的誓言,周圍的空氣從來都不會是你的證人。
繼續也不是,因為有名無實;結束也不是;辭職和解雇之間有著微妙的差別。
我們可以同情墮落的一群,或對失去理想性格的政客好奇,甚至與醉漢一同謾罵
但就是不能放在他們身上
而他們,也是其他人一心想拯救的對象
藝術工作者們覺得守舊、陳腐,對生命的勾勒單一且刻板
宗教家憐憫他們沉浮於紅塵,及需要由慾念超脫
政客認為只有一個強而有力的領導,才能形塑他們的幸福
上流社會唾棄他們消費的品味
文學家認為他們生活周旋於電視周刊之間
雨林裡,上演數以萬計的爭奪,然而看去卻是異常和平
具體內容無從得知,然而卻聽見了此起彼落的聲響
雨林,從來就不在乎生命的來去。
我們和十九世紀的工廠工人渴求一樣的目標
"我會是我自己的主人。"
你是你自己的救贖。
醫院總是想盡辦法漆上乾淨的白色。
我們的醫院,顯然比較高明。
是灰色的。
病因多元
症狀統一
處方是希望
但總是只有異性、名牌包還有百憂解作安慰劑
這是一個好現象。
人們比以前共容易被欺騙
因為我們需要。
因為我們被說服我們需要。